均衡教育的研修总结
发布时间:2013-1-25 11:52:17 浏览次数:167

均衡教育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方向性要求,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内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教育事业规律,公平合理地配置公共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从而真正地实现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管理哲学学者、均衡管理创始人蒋泓峰对此有些论述。

我国要大力开展均衡教育,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教育数量、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更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首先,笔者认为,解决一个具体失衡问题,关键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均衡点,即顺应事物内在规律。从教育来看,这个均衡点就是政府责任要重新定位,要进一步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强化政府统筹公共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责任。今后,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教育领域选取不同的作为方式,一是“主动作为”,重点在于全力支付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国防建设和重大工程人才需求,保障弱势群体基本学习和发展的权利,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二是“有所作为”,选择基础学科、边远艰苦行业、事关公共利益而市场又不好调节的部分教育领域,予以稳定的、有效的扶持;三是“委托作为”,选择政府该作为但力不从心的教育领域,或为了提高效率,明确委托授权给第三部门或民营机构来做;四是“不须作为”,引入社会参与和必要的竞争机制,政府制定规则和进行监管,促进教育公平;五是“要大作为”,政府承担起公共财政支持教育公平的义务,包括公办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事业的法定责任,使政府财政支持惠及中低收入阶层人群,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同时,国家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其次,均衡管理强调多元化,既要扩张,又要效益;既要团队,又要个性;既要有效控制,又要充满活力;既要强调结果,又要规范过程。同时,要注重协调发展,使对应关系的各方面配合适当,互惠互利,最终达到双赢或多赢。据此,大力推进均衡教育,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总之,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重点发展”向“均衡发展”的转变,实现学生的“智育”发展向全面发展的转变,最终实现教育的均衡、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寻找到教育改革的均衡点,掌握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只要坚持用改革的实际行动,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全社会参与,办好“每一所学校”。

教育体制机制多有弊端,结构尚待理顺。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当前仍以全日制正规学历教育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致使一些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在办学方针、教学宗旨、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盲目趋同或墨守成规,缺乏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动力和活力,有些地区产业吸纳能力有限,加上用人部门的非理性化,已出现所谓“知识性失业”或“过度教育”的问题。

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教育与培训活动之间的关系尚待理顺。受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教育的公益性有所减弱,政府、学校和各类教育机构之间出现了错位和缺位现象。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教育体系之间、正规教育体系内部之间自成系统、自我封闭,教育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特别是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仍由不同政府部门主管、规划,长期存在着管理分散、政出多门等问题,在教育内部同样存在着对职业教育规划和管理分离的现象。许多地方政府的教育规划,还缺乏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全局性的统筹考虑。

教育资源浪费严重,质量亟待提高。我国教育人力物力的浪费和投入与产出比低;高校办学模式趋同,层次不清,职能不明确,无特色,不规范,专科办中专,中专办大专,大专办本科的现象,近几年越来越普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办学效益;由于管理混乱,学科重复设置、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严重,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设备闲置严重,教室、实验室及图书馆等利用率很低;学校和专业规模与市场有限需求的矛盾突出,导致许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高校三大职能(产学研)割裂较明显,科研成果有限,知识转化率低。对比之下,我国的国民素质处于非常落后的状况。

教育投资比重偏低,投资结构失调。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上世纪90年代却一直在2.5%左右徘徊,1992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2000年应达到4%,但直到2007年,也仅有3.32%。这一比例,比1991年世界最不发达国家3.3%的水平还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