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13-1-17 14:47:48 浏览次数:54

 

 

为适应现阶段学校教育的形式,促进师生身心健康,体现学校实验立校特色。我校在2004年8月成立九江实验中学“关于中学师生关系与师生心理健康相关”心理课题研究小组。今年的3月份进入了课题的实验阶段,为增进师生理解与信任,在初二、高二的3个实验班开展了“师生关系现状”问卷调查。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的标准是:学习好、思想好、团结同学、关心集体、有组织能力,这和大家公认的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而在整理学生的意见时我发现,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可以说是有里到外的: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学识渊博、责任心强,还要具有幽默感、理解学生。另外,高二的很多学生还希望老师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懂得穿衣打扮。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他们希望老师不仅是循循善诱的长者,更是平易近人的朋友。如果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认为自己是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认为师生关系就是体现着“师道尊严”。那么我们的老师就只会埋怨“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教了”;而我们的学生的也只会抱怨“老师真是老古董,学习真是没意思。”

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首先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其次,在两年的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活动和同学们的接触当中,我体会到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就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对于一些新班主任来说,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最让他们困惑的是一直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热爱念书。这时候年轻的老师就应该像老教师那样经常在放学后将那些学生请到办公室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情感交流,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自信和兴趣。这些方法看起来很老套,但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老师和学生之间这样的谈话必须建立在彼此之间真诚的交流。

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给学生民主,班级一些班规的制定,一部分学生谈话,让他们提一些看法和意见,这些班规制定出来很受同学的欢迎,他们也乐意去遵守,因为是他们自己为班级出谋划策制定出来的。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础。我是一名音乐老师,在一次音乐期中考试上,轮到一名男同学考试时,全班同学突然鸦雀无声,像是等待着什么,而那位男同学涨红了脸,就是不开口。不明情况的我,粗暴的说不唱就算不及格。那位男同学无奈的终于开了口,这时我终于明白了,其实全班同学等待的是这样一个他们所谓的“笑料”,由于没有很好的掌握歌唱中“假声”的运用,这位男同学发出来的声音是有细又尖的“娘娘腔”,班上一时失了控,男同学怨恨的盯着我,我也不知所措。事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我特意安排那位男同学对他进行个别辅导,纠正他发声的缺点,并鼓励他自幸的歌唱。期末考试又到了,同学们又在等待了,而这时男同学的表现让他们刮目相看。我至今都还记得男同学那充满自幸和感激的眼神。

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作为老师并不需要任何事情都亲历亲为,有时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去创造,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说了这么多,总的来说我认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