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2-5-23 17:07:10 浏览次数:167

素质教育的首要标志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鼓励优等生冒尖,促使中间生争优,也要帮助后进生进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最为让广大教师绞尽脑汁的是后进生的进步问题,原因何在呢?教育专家韩凤珍说的好:“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生源的主要手段。”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就不难发现,大多教师之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事倍功半,关键是他们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转化后进生的误区中兜圈子,既使花费了不少心血,累得筋疲力尽,也是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摆在教师面前的这一难题呢?一、不要强后进生所难传统的转变后进生的方法之一是对后进生实行“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板演优先、批改作业优先等等,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鞭策后进生,从而为他们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辅导。这些愿望原本是好的,孰不知事事让后进生“打头阵”却是强他们所难。因为后进生本来就基础差,回答问题、板演、作业上的差错是难免的,如果经常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人显眼”,能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吗?这样的“优先”往往适得其反。我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尽量启发、引导后进生,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方法,来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在参与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发现自我,评介自我,并真诚地和老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做,有时也往往让他们“打头阵”,但和前者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被动的、勉强的;而后者是在他们自觉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其效果当然也就不一样了。二、优生和后进生同桌未必好传统的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之二是教师编排座位时,将优生和后进生搭配在一起,目的是让优生来辅导、带动后进生学习,效果如何呢?结论不容乐观。因为后进生后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靠优生给他们解不会的题,讲难懂的句子,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优生还为后进生提供了抄袭作业的便利机会,也让优生的外在因素压抑了后进生本身所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使后进生养成懒惰、不善于思维的不良习气。我的做法是让后进生同桌或同组,并根据后进生的知识水平及性格特点,在他们之间开展活动,进行评比。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在没有优生的压力下,后进生中的“优生”,也就脱颖而出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相近,志趣相投。相互竞争既有对手又有实现的可能。他们开始由等着老师喂知识,变为自己去探求知识。这时,他们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价值,长期受压抑的自尊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强意识得到复苏,从而使后进生能轻松、愉快、勤奋地学知识、长技能,在被尊重、被关心,充满着爱的集体中进步、成长。三、单纯靠补课来转化后进生是不可取的传统的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之三是教师习惯于给后进生补课,并经常让后进生做大量的练习题或家庭作业,有时连双休日也不放过。其原因是教师认为后进生主要是基础知识差,如果及时给他们补上就可以转化。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后进生差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是他们都失去了自尊心。善于培养其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单纯靠补课的方法,不但其效果甚微,而且副作用也是不小的。后进生就像消化不良的婴儿,若不标本兼治,而一味地进行“补”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后进生本来就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如果单纯以补课、做作业的方法让他们转化,不但不能使他们进步,还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造成恶性循环。我的做法是经常开展“班级之最”和“人人都来露一手”等活动。让后进生发现并施展自己的长处,亮出自己的“绝招”,使他们在自身的努力下,“跳一跳摘到了果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其自信心得到培养,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四、不单独让后进生请家长传统的转化后进生的方法之四是教师经常让后进生请家长,目的是及时和家长交换意见,共同商讨辅导后进生的方法等。这样做的出发点是好的,须知,后进生是最害怕请家长的,甚至有些后进生听说让他请家长,头皮都发麻了。原因是经常让后进生请家长,会使后进生及其家长产生误解。笔者了解到,后进生大都有这样的认识:老师请家长准没好事,不是告状,就是惩罚。而后进生的家长也有着同样的想法:老师请家长准是孩子犯了什么错,又要受老师的“批”了。有些后进生回到家一提起请家长的事,家长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教训一番,即使孩子说明请家长的原因不是因为做了错事,家长往往也是抱着不信任的态度问了又问,审了又审。因此,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请家长,后进生都是不愿意的。让学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教育效果也就不太理想了。我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每学期定期开展家长活动。这样不仅能通过和家长座谈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教给了他们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对待孩子的态度。使家庭和学校形成一种共同教育学生的合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