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教育,造就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13-1-17 15:33:02 浏览次数:51

加强德育教育,造就时代新人

 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先进的东西逐步被人们认识和利用,但同时,许多不道德的意识形态也随之而来。首先受到危害的便是一些处在道德意识逐步形成阶级的中小学生。有的穿着故意用剪刀划破的牛仔裤、染黄发、唱流行歌曲等,这些是外在体现,而他们的内心也是偏向于自由散漫,把人的“自由”理解为“随便”,把“民主”视为个人行为的“理由”。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新一代培养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其当务之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历史赋予的重要任务。

  • 端正教育思想,把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
    1. 学校领导重视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领导的重视和领导的推进最难以做好的。领导特别是校长要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如制定全面、系统的具体德育目标,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等,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创造出德育的实效。

  1.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教育是一项宏伟的育人系统工程。要教育出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学生,除领导重视外,还必须有政治素质高的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要坚持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价值观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

  •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工作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工程。学生在成长的各个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也是最丰富的教育,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因此课堂教学中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班主任加强对德育的渗透

    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和组织者。班主任与学生恰当的情感交流,在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左右着班级文化的形式发展过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与作为被教育者的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要通过语言形式,而且要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体态等丰富、细腻的非言语形式直接诉诸相互间内心的情感体验。

2.各科教师对德育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由各科教师来进行的,没有各科教师的参与配合和明确的责任感,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就成为一句空话。各学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对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要立足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科优势,将学科中可以发掘出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德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3.定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法制讲座、举行各种形式的比赛。

    如德育知识竞赛、广播操比赛、学科知识竞赛等大型德育活动,能增强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班集体的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要积极开展班风评比与文明个人争创活动,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作用。

  • 教师、家长和社会都必须重视孩子的德育

对于教师,虽然一般地要求凭觉悟做好工作,但是,我们还是要提倡“我是光荣的人民教师”,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当具有个人的人格魅力。面对工作中的多种困难和障碍是坚忍不拔、坚决果断还是软弱动摇、优柔寡断?是始终如一还是朝三暮四、怠惰拖沓?是勇于进取精益求精还是知难而退、草率从事?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如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德育工作随之将开花结果。

作为家长不能光要求孩子学习,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这样才能为孩子起到表率的作用。现代社会有些学生家长只顾赚钱、嗜烟、好酒者不计其数,这些恶习严重地侵蚀着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因此家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对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都能起到积极作用,它既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的重要因素。对孩子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严格要求。期望成才这既是对孩子的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对孩子而言也是这样。如果要求过高,孩子经过努力仍然达不到,就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也不能要求过低,否则容易使孩子错误地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容易做到的。要善于变换角度看孩子,少一些埋怨和指责,多一些及时肯定的激励,以优点为突破口,让孩子的“闪光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再就是全社会必须行动起来,让孩子们认识到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他们这一代人去实现,要让孩子们树立崇高理想和信念,把教育好孩子作为全社会的责任,切实地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和净化学生成长的心灵,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总之初中生的人格和道德的发展规律表明,他们已经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他们独立性强,不盲从教师,乐于从丰富的知识中、从与社会的接触中感悟人生。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加强德育教育,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振奋学生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使之成为时代接班人。